前不久,我应邀在蓟州区委党校为全区新录入的公务员培训班进行了题为“压力应对和情绪管理”的心理讲座。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什么是心理咨询,让他们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是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教给他们一些自我减压、调试的方法; 三是每个人都有发展进步的巨大潜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通过潜能量调动和使用改变自己的无限可能。
由于在讲座中结合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并运用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所以在两个小时的讲解中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近些年,我先后应邀为全区领导干部、新提任处级干部、优秀科级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退役军人、检察院问题青少年培训班和甘肃古浪、武威干部培训班等做了几十场心理讲座,受到了广泛好评。很多学员课间和课后会围拢过来问这问那,与我交流体会,我也通过这些讲座自豪地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
通过近20年的治疗实践,我由衷地感到,每个人都应该学些、懂些心理学,特别是老师和家长。
到我这里来治疗的有成年人有学生,但大部分还是学生。心理学有两句至理名言,一句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很多家长和老师总是试图通过指责孩子问题让他变得更好,殊不知这样的理念只能让孩子问题越来越多,与家长、老师关系越来越敌对;另一句是“问题在孩子根子在家长”。凡是有问题甚至需要心理治疗的孩子其根源一定和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直接相关。
我们说,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让孩子更优秀。但残酷的现实是很多孩子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神经症患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年轻化,自残甚至自杀的比例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
心痛之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原因何在?”“为什么我们这样的辛苦付出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从我治疗体会来说,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和老师没有心理学知识,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得不到孩子的真正信任。所谓的“为孩子好”、“为孩子负责任”不客气地说就是家长和老师的自以为是、一厢情愿。
我有七个小徒弟,有大学生有中学生,都是经过治疗和我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孩子。他们之所以叫我师父,不是为了和我学习心理学,而是为了叫着亲近、来往方便。我们在一起时他们会没大没小,象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每到我的生日,他们会主动买蛋糕、点起生日蜡烛。到歌厅唱歌,我们会毫无顾虑地引吭高歌,我决不会因为和他们的年龄差而难为情,他们也决不会因为有一个老头而感到丝毫违和。
什么原因呢?就是在他们心目中,我是懂他们的,是他们的知音知己。实际上,在治疗实践中,大多数孩子通过和我接触一两次,就会对我非常信任,而一旦有了这样的信任,治疗效果就会非常好。因此,我时常在想,如果家长和老师也能多懂一些心理学,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够成为他们的知音知己,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艳阳高照、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